已近中秋,桂花漫香,長風山莊前的一湖秋水,在夕照下波光瀲滟。
每年的八月十二,是武林各派掌門人齊聚長風山莊、商議盟內(nèi)事務(wù)的日子。
長風山莊前,沿平月湖建了數(shù)座亭臺,亭臺之間菊蒲繁華,丹桂飄香。菊桂中筵開幾十席,江湖中人多半相識,各依親疏,分席而坐。
由于正主們在莊內(nèi)商議要事,尚未出現(xiàn),此時在席上坐著的都是各門派的長老或弟子。掌門之人不在,有的又見了故交,自然便推杯換盞,觥籌交錯。
西首最末席一烏衣漢子放下酒杯,環(huán)顧了一下四周,壓低聲音道:“楊兄,聽說劍鼎侯此刻尚未趕回這長風山莊,掌門人們正有些束手無策啊?!?/p>
他此話一出,席上數(shù)人都露出驚訝之色,一中年男子道:“劍鼎侯不知被什么事耽擱了,按理,他這武林盟主兼東道主應(yīng)該早就要在此等候才是。”
“是啊,若是往年,他政務(wù)繁忙,不出席這一年一度的盟會倒也罷了,可今年‘秋水劍’易寒前來挑戰(zhàn),他不回莊應(yīng)戰(zhàn),可就是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之徒了?!?/p>
“為什么他不應(yīng)戰(zhàn),就是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之徒?”玉珠般圓潤的聲音響起,席上眾人一驚,齊齊轉(zhuǎn)頭。
一少女從席后的菊花叢中探出頭來,滿面好奇之色。見眾人皆望著自己,一雙儂麗的大眼晴忽溜一轉(zhuǎn),眾人頓覺這雙眸子竟比滿園的菊桂還要絢爛,比天邊的晚霞還要嫵媚,倒皆忘了去細看這少女五官究竟生得如何。
少女見眾人都有些愣怔,索性從菊花叢中鉆了出來。坐于那烏衣大漢身邊,執(zhí)起酒壺替他斟滿酒杯,唇角邊一個小小的酒窩盛滿笑意:“大叔,為什么劍鼎侯不應(yīng)戰(zhàn)易寒,就是天下第一不忠不孝之徒?”
席上眾人此時才回過神,細看這少女,年約十六七歲,烏黑的發(fā),淺綠的衫,白玉般精致細膩的臉龐,笑意盈盈的眸子,端麗明媚,十分可親。
烏衣大漢知此時能在這長風山莊前出現(xiàn)的女子,不是峨嵋便是青山門下弟子。這兩大門派雖皆是女子,且少行走江湖,卻技藝不凡,行事低調(diào)公道,素為江湖同道所敬重,這少女年紀雖輕,卻是得罪不起的。
他微笑道:“這位小師妹,難道你的師父師姐沒有和你說過劍鼎侯的事跡么?”
少女右手撐頰,搖了搖頭:“我?guī)煾笍牟桓艺f這些,師姐更不愛說話,更不會說了。”
席上數(shù)人均有些心驚,眾人都聽聞青山派掌門有個大弟子簡瑩,長得極美,性子卻極為孤傲,不喜與人交談。當年行走江湖時,“川中三虎”貪其美色,對其不敬,被她連追數(shù)百里,素衣寒劍,割下三虎的雙耳,并逼三虎公告天下,改綽號為“川中三鼠”,自此再無江湖人士敢得罪于她,背后皆稱她為“青山寒劍”。
想起這少女是那位“青山寒劍”的小師妹,眾人皆打了個寒噤。烏衣大漢堆笑道:“小師妹,你師姐向來不愛說話,我們大家都是曉得的,也難怪你不知道了?!?/p>
少女頗覺驚訝,師姐足不出戶,連鄧家寨都未出過,怎么這些人都知道她不愛說話呢?
她隱知這些人有所誤會,正待開口,一名大漢笑道:“小師妹,說起劍鼎侯的事,這話可就長了?!?/p>
少女忙給他也斟了一杯酒,笑道:“大叔慢慢說,時辰還早著,那些老爺子老太太們一時半會也不會出來?!?/p>
聽她將各掌門人稱為“老爺子老太太”,眾人哄然大笑,更覺這少女嬌俏可喜,烏衣大漢笑道:“好,小師妹,反正閑來無事,我韓三余來當一回說書人吧?!?/p>
他飲了一口酒,道:“小師妹應(yīng)知,我朝開國皇帝圣武帝的出身來歷了。”
少女搖了搖頭。
韓三余一愣,旋壓低聲音笑道:“那可得多費唇舌了。是這樣的:我朝圣武帝出身于武林世家,先登武林盟主之位,任內(nèi)不斷將門下弟子及武林人士滲入軍伍之中,后又借此奪取兵權(quán),最終問鼎皇座。
“一百余年來,謝氏皇族習武崇武之風仍有幾分盛行。歷代皇帝也極為重視和忌憚武林勢力,便于立國之初建了長風山莊,掌管號令武林。由當年與謝氏一起號令武林的副盟主,裴氏的后裔執(zhí)掌山莊事務(w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