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的手涼得瘆人,往日清澈如水的眸子木然轉著,裴琰心痛難當,猛然從懷中掏出兩截碧玉發(fā)簪,伸至她面前。江慈淚眼模糊中看清是衛(wèi)昭素日戴的那支發(fā)簪,雙手顫抖著伸出,將這兩截斷簪緊緊抱在胸前,喉間痛苦地“啊啊”著,全身劇烈地戰(zhàn)栗。
裴琰無奈,只得呼道:“子明!子明!”。
崔亮急奔進來,見這情況,取出銀針,先扎上相關穴位護住江慈心脈,又扎上她的昏穴,江慈痛泣漸止,慢慢昏睡過去。
裴琰將她放平,見她縱是昏睡,卻仍緊攥著那兩截碧玉發(fā)簪,他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傷痛,大步走了出去。
江慈再醒來時,已是掌燈時分,她無力地睜開雙眼,望著坐在床邊、滿面擔憂之色的崔亮,再看向手中的斷簪,淚水洶涌而出。
崔亮心中絞痛,伸手替她將被汗洇濕的頭發(fā)撥至額邊,輕聲道:“小慈,你聽著,你現在什么都不要想,將身子養(yǎng)好,他、他一生孤苦,你得保住他這點血脈。你放心,崔大哥無論如何,都要護得你的周全?!?/p>
淚水仍是止不住地往下流,江慈慢慢將斷簪貼在面頰旁,玉質清涼,如同他的手輕撫著自己的面頰,只是,玉簪已斷,他終于丟下了自己,再也不會回來了——
十二月初八,黃道吉日。
是日辰時初,華朝新皇具孝服至太廟祭告先祖靈位,辰時末,著袞服至乾清門禱告,向上蒼祈福,求蒼天護佑賜福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百官咸著朝服跪于乾清門后。待韶樂奏罷,新皇起身,鳴鐘鼓,新皇上輿,至弘泰殿降輿,升帝位,百官行叩拜禮,禮部尚書宣讀詔書。宣罷,再鳴鐘鼓,眾臣再叩頭,太子謝熾正式登基為明帝。
明帝登基,遵先皇為“烈祖成皇帝”,斥莊王為“逆煬王”,誅玉間府衛(wèi)氏九族。一應附黨,除陶行德及時告發(fā),通知肅海侯及長風衛(wèi)來援,免死并褒獎以外,其余皆誅九族。
明帝再頒旨,封董學士和忠孝王裴琰為內閣首輔,一應政事,皆由二位首輔議定后再報明帝定奪。
明帝再下恩旨,將河西、寒州、晶州賜給忠孝王為封地,并允其宮內帶劍行走,出入宮門無需下馬。
肅海侯護駕有功,封為肅海王,賜蒼平府為其屬地,免其糧稅,由其自行管理。
禁衛(wèi)軍指揮使姜遠護駕有功,尚靜淑公主,并封其為一等慶威侯。
長風衛(wèi)一應護駕功臣,皆有重賞。
新皇登基,改元“永德”,冊董氏為皇后,宣布天下大赦,遣散宮內年老宮女并一應孌童歌姬。
待眾臣鬧哄哄謝恩平身,議的第一件朝政便是月落立藩。
這件事議得極為順利,月落出兵,在華桓之戰(zhàn)中助了一臂之力,兩位內閣首輔裴琰與董方并無異議。清流一派雖有些猶豫,但聽到明帝要廢除進貢孌童歌姬,推宗崇儒,肅清風氣,大學士殷士林便帶頭泣呼“圣上英明”,其余官員自是隨聲應和,自此月落立藩便成定局。
明帝再頒圣旨,廢除月落一切奴役,允其不交糧,不納貢,不進獻姬童,并禁止華朝再有買賣孌童歌姬之事,如有違者,處以重刑。
明帝并頒嚴旨,凡有官員縉紳,一律不得蓄養(yǎng)孌童,如已有者,需將孌童遣送回原籍并好生安置。
這一輪旨意宣罷,弘泰殿內,百官稱圣,自此,“永德之治”正式拉開帷幕。
裴琰回府,見大管家裴陽正指揮仆人操辦婚禮事宜,府中除大門外,也都摘下了孝幛,掛上了紅綾,心中煩悶,直奔西園。
江慈這日精神好了些,正替崔亮磨墨,見他進來,淡淡道:“王爺?!?/p>
裴琰見她一身素服,鬢邊一朵白花,腰間系著孝帶,不見昔日的圓潤和水靈,但纖腰細細,白衫飄飄,平添了幾分素雅與靜婉,心頭微顫,一時移不開目光。
江慈下意識右手護住腹部,轉過身去。崔亮回頭,笑道:“王爺快來看?!?/p>
裴琰回過神,走近細看,喜道:“子明畫得真快?!?/p>
“是?!贝蘖廖⑿Φ溃骸盀t水河以北的,這個月內可以完成,但瀟水河以南的,可能得過了年關才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