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紅衣少年,姿容俊美非凡,劍舞止,收劍入鞘。
一紅裙女子,眉眼秀美溫柔,一曲終,落花琴弦。
見漁人,少年甚驚詫,問其何處來,漁人具答之,少年明白,故設(shè)酒殺雞作食,設(shè)宴待客。
漁人問:“此間何處是?”
少年答:“桃花源?!?/p>
少年再言:“可于此處,小憩幾日。”
漁人大喜,遂安頓,又停數(shù)日,二人日日飲酒,故長醉不復(fù)醒。
少年有醉言夢話:“應(yīng)到送客時……”
一場醉夢中,恍然若驚醒,再度回首看來路,發(fā)現(xiàn)已出桃花源,以為是夢也,卻見手中握一朵桃花。
至此深信桃花源之所存,遂依原路而出,尋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志之。
回家中,停數(shù)十年,自知大限將至,偶覺生老有命,故尋向所志,撐船獨(dú)往,再尋桃花源。
遂迷,失其所望,不復(fù)得路,困其中,不得出。
恍惚間,又見桃花隨流水,船順溪行,隨桃花流水去也。
行至茫茫水云處,再見碧山青水,又行山數(shù)千步,不見百步桃花林,唯見枯木種種。
林盡水源,又得一山,尋小口而入,待豁然開朗處,終見桃花源。
得見桃花源,不見村中人,唯見殘屋破瓦,雞犬不留,空無一人。
行至村中,又見小院,院中有小草屋,有大桃樹,看似無恙,漁人大喜。
入小院,不見紅裙女子何在,只見紅衣少年一人飲酒,大醉桃花樹下,口中呢喃曰:“桃花塢里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。
桃花仙人種桃樹,又折花枝當(dāng)酒錢。
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還須花下眠。
半醉半醒日復(fù)日,花開花落年復(fù)年。
不愿鞠躬車馬前,但愿老死花酒間。
車塵馬足貴者趣,酒盞花枝貧者緣。
若將富貴比貧賤,一在平地一在天。
若將貧賤比車馬,他得驅(qū)馳我得閑。
世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
記得承天豪杰墓,無酒無花鋤作田?!?/p>
漁人不明,慢步近前,少年遂醒,二人相見。
漁人問:“人往何處?”
少年答:“無人也,不過一場醉夢?!?/p>
漁人又問:“此間何處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