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李先生!你告訴朕!朕,錯了嗎?”昭德帝沒有等到李先生的回答,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氣,死不瞑目!
早年間國師給他算過一卦,國師解卦說:可笑于百姓,可悲于天下,可憐于圣上。”
洪福三十九年,洪福帝退位,嫡長子李默繼位,改國號為“天元”。
這章沒有結(jié)束,請!
天元十七年末,蠻族再次發(fā)兵進犯中原。經(jīng)過百余年的休養(yǎng)生息,大屏恢復(fù)了些許生機。
天元帝整治軍備,欽點七十萬大軍兵分三路,阻擊蠻族。
可這次蠻族來勢洶洶,攻勢兇猛。百余年的安穩(wěn)日子,也讓大平七十萬大軍幾乎忘記了蠻族鐵騎的兇名。
蠻族一路南下,勢如破竹,大平軍隊只能固守城池,死守不退,雙方很快便陷入了持久拉鋸戰(zhàn)。
史稱“平蠻戰(zhàn)爭”。
天元二十三年春,正值壯年的天元帝忽然駕崩,沒有一絲預(yù)兆。
年僅12歲的太子倉皇即位,由其母后王氏掌權(quán),控制朝政。
天元之后,改國號為龍武。
由于大平國師李夢陽因祭劍于天而身受重傷,被迫陷入長久閉關(guān)中。太后王氏也趁此一家獨大,任用親信,鏟除異己,幾年后,便控制了整個朝堂,甚至連廢帝這種天大之事,也是她一言而斷。
龍武三年,天災(zāi)重現(xiàn)。但萬幸的是,都是一些小災(zāi)小難,大平如今的國運國力不至于動其根本。
龍武六年,太后王氏離奇身亡,朝堂又重新回到龍武帝手中。
龍武七年,天下大旱,顆粒無收。
龍武八年,北方滄河泛濫,無數(shù)百姓背井離鄉(xiāng),成為流民。
龍武八年末,大平邊軍糧草告急,且死傷慘重。
龍武九年初,北方煙州,豪州,北州,三大州疫病橫行,死人無數(shù)。
龍武十年秋,蝗災(zāi)過境,寸草不生。
同年,大平國師李夢陽出關(guān),欲再度延續(xù)大平國運,力挽天傾。
喜歡生老有命請大家收藏:()生老有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