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可惜,那位師兄三次科舉,三次金榜題名,五次入朝為官,五次致仕而歸,湊錢出書,卻無人問津,空有凌云大志,空有滿腔抱負(fù),卻無處施展,最終郁郁而終。
聞硯對(duì)那位張師兄極為崇拜,只因那《太平策論》開篇的四句話。
聞硯又將《太平策論》通讀一遍,最后目光停留在了那開篇四句,久久凝視。
末了,他合上書,揉了揉發(fā)酸的雙目,微微閉目養(yǎng)神。
片刻,聞硯睜開眼,默默看著桌上的那一盞搖曳不定的燭火,怔怔出神。
自己是個(gè)讀書人,讀圣賢書的讀書人。自己身有八尺軀,理應(yīng)也有凌云志!
可是……聞硯思緒萬千,飄蕩不定,神游萬里歸途。
父親于自己五歲便逝世了,母親沒有改嫁,一個(gè)人將自己拉扯長大,省吃儉用供自己讀書。
母親對(duì)他說,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。只有讀書,當(dāng)了大官,才能改變家中寒酸的現(xiàn)狀,過上好日子。
于是自己拼命讀書,想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。
九歲,參加縣試。
許是自己天資聰穎,一舉奪魁,成績名列節(jié)后面還有哦,請(qǐng),后面更精彩!
無論怎樣,他決定改變這一切。
他閱讀兵法典籍,研讀定國安邦的文章,最終將這一年的思考寫成九條建議,匯總成《安疆九議》。
一年后,回歸書院,自己將《安疆九議》呈現(xiàn)給先生看,想讓先生將此書給皇帝看一看。
先生認(rèn)真看完,眼中略有贊許,卻又問他,你為什么要讀圣賢書。
他思索片刻,回答:我想在青史留下一筆痕跡。
先生說:君子,讀圣賢書,不言兵事。
自己說:“那難道就可以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”嗎?
先生拍了拍自己的肩膀,沒有多說什么,轉(zhuǎn)身離去。
自己完全不理解,國難當(dāng)頭,難道我輩讀書人就只作壁上觀嗎?
自己去找?guī)熋脙A訴心中苦悶,師妹卻說:書院不為一國之事,而為天下之事!
天下之事!好一個(gè)天下之事!一國之事何不為天下之事?蒼生受苦,百姓流離,這是天下事,還是一國事?!
自己與師妹大吵一架,誰也爭不過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