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
來到這里第三周,她的作品折光雪蝶初步設計稿已完成,團隊對她的能力也開始由好奇轉向信任。
團隊聚餐的晚上,馬丁舉杯:“敬我們的天才伙伴,意青!”
她笑著碰杯:“也敬你們,讓我知道團隊的意義?!?/p>
希勒市國際藝術設計節(jié),萊納駐留項目作品首次公開亮相。
正當她的作品成為全場焦點時,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展廳另一端響起。
“她這個項目,不就是靠關系進來的嗎?”
聲音很輕,卻精準地穿透嘈雜。
她回頭,一眼看到站在人群邊緣的林源。
他穿著西裝,身邊還跟著兩個熟面孔,她曾經的同事,項目組的主力設計師。
“她以前在國內公司就出過問題,被投訴、調查、最后離職,怎么轉眼就成了藝術代表?”
“她那ppt事故我還記得,搞得整個項目差點流產?!?/p>
周圍一些人開始竊竊私語,攝影師把鏡頭轉向她,媒體記者的攝像燈嗶地亮了。
克萊拉臉色一沉,準備上前解釋,但程意青抬手阻止了她,她走到場中央,站在裝置前的舞臺上,調高麥克風,對全場說:“請給我五分鐘時間。”
全場安靜下來。
她深吸一口氣:“大家好,我是這件作品的創(chuàng)作者,程意青?!?/p>
“我確實曾在過去的公司經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。我不打算掩蓋這些?!?/p>
“我今天站在這里,不是為了漂白過去,而是告訴大家,這件作品不是靠關系,也不應該被侮辱,它來自我每一個夜晚的調光校正、每一輪邏輯模擬、每一次三維結構坍塌再重建?!?/p>
她指向中央投影:“它不是關于蝴蝶,它是關于每一個被摁進黑暗里的人,如何靠自己折出一束光?!?/p>
話音落地,半秒后,觀眾區(qū)忽然爆出掌聲。
克萊拉第一個鼓起掌來,緊接著是馬丁、駐留團隊、藝術評審、再是觀眾席、媒體席、攝影師區(qū)。
掌聲如潮。
記者舉起話筒:“請問您之前是否真的因公司斗爭被卷入爭議?”
她坦然回答:“是。但今天的主角不是我,而是作品。如果你有問題,可以進互動區(qū)體驗我的作品?!?/p>
那一刻,聚光燈照在她的臉上,不是質疑的目光,而是真正的認可。
林源站在人群后,不知何時低下了頭。
那晚,折光雪蝶的全場體驗滿意度達97,她的作品成為展會話題榜第一,她像她作品中的蝴蝶一樣振翅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