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,師,旅,團,營,連,排,班,是軍隊中的基本編制單位,它們之間的人員配置有著一定的規(guī)律和比例,下面我來為你具體介紹一下吧:
班:是軍隊最基層一級組織,通常由10名戰(zhàn)士左右組成,包括班長。
排:由3個班組成,人數(shù)在30人左右,設排長為其指揮官。
連:由3個排組成,人數(shù)在120人左右,加上連長、指導員、副連長、副指導員、各排排長、司務長等干部,有的連還配有炊事班。連長為其指揮官。
營:通常由3到6個連組成人數(shù)在500人左右,營長為其指揮官。
團:由3個營組成,一個標準團的人數(shù)是1500人。團長為其指揮官,團通常隸屬于師(或旅),并設有領導機關(guān),編有戰(zhàn)斗勤務保障分隊。
旅:比一個師少一個團左右,而一個標準師是人,所以旅人數(shù)大約在7000人左右。旅通常隸屬于師或集團軍(軍),并設有領導機關(guān),編有戰(zhàn)斗、勤務保障分隊。
師:由5到6個團組成(或者由2到3個旅組成),再加上隸屬于師后勤處的二線非戰(zhàn)斗單位(比如養(yǎng)殖場等)、隸屬于師偵察處的特種偵察連、雷達站等,以及師部和其他單位,所以一個師大約有一萬人。師長為其指揮官,師通常隸屬于集團軍或軍,為基本戰(zhàn)術(shù)兵團。
軍:由3到5個師組成(在抗戰(zhàn)時期甚至出現(xiàn)過下轄8到10個師的情況),軍長為其指揮官。軍通常隸屬于軍區(qū)、方面軍,設有領導指揮機關(guān),編有戰(zhàn)斗、勤務保障部隊、分隊,為戰(zhàn)役戰(zhàn)術(shù)兵團?!?/p>
“好了,現(xiàn)在就按照你的意思對軍隊重新劃分,趙一軍仍然擔任華夏第一軍軍長,
趙大牛仍然認命為華夏第一軍特三旅旅長,趙大牛第三旅補充為7000人駐地赤塔,缺額人員立馬補齊后立刻歸建。
紅一升任為華夏軍特一旅旅長,軍隊補充為7000人,駐地為扎蘭屯。
紅二升任為華夏軍特二旅旅長,軍隊補充為7000人,紅三升為華夏軍警衛(wèi)旅旅長,軍隊補充為7000人主要負責保衛(wèi)指揮官安全
其余名動員兵分作六個獅,分別是811師,812師,813師,814師,815師,816師,每師定一萬人,不夠人員不足者以后補齊。其余炮兵旅,和重機槍旅暫時歸我統(tǒng)一指揮,整編事宜交給趙一軍處理。
新整編的六個師,和警衛(wèi)旅,炮兵旅,重機槍旅暫留在齊齊哈爾,其余各旅補充人員,各自回歸自己的隊伍,”
趙國強的命令下發(fā)后身前立馬傳出了一聲山呼海嘯之聲。
“是”
這一聲,趙國強萬萬沒想到,整個山谷中的飛鳥皆被驚起,甚至聲音隱隱約約的傳到了齊齊呵爾城。
第二天,大隊人馬各自完成編制之后,趙大牛的第三旅和紅一的第一旅,趕往駐地。
由于赤塔的守衛(wèi)需要,特批給守衛(wèi)在赤塔的趙大牛一個團的50挺重機槍和一個團的250門七零迫擊炮,有了這么多重武器,對于赤塔的防守,趙國強也是放心不少的。
此時,趙國祥手中還有一個炮兵團250多門70迫擊炮,和重機槍60多挺。
之所以將重機槍和迫擊炮都留在田野身邊,因為田野還有大動作要做,其他方向除赤塔外,暫時不需要炮兵和重機槍。
喜歡我以紅警踩列強請大家收藏:()我以紅警踩列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