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“他”是誰?
沈墨那句莫名其妙的“可惜了”,蘇晴關(guān)于顧言舟父親嚴厲、因為他成績不好非打即罵的“情報”,還有顧言舟本人那慘不忍睹的分數(shù)和此刻手中這張展現(xiàn)出驚人實力的紙條……所有碎片瞬間在她腦海中碰撞、拼接!
一個驚人的、卻又無比合理的猜測浮出水面。
顧言舟不是不會,不是學(xué)不好。
他是故意的。
他用一種極端而消極的方式,在反抗著那個“他”——那個很可能對他寄予厚望、卻方式極端的父親。
一股復(fù)雜的情緒瞬間攫住了林知夏。那里面有震驚,有不解,但更多的,是一種沉甸甸的、難以言喻的悶痛。
她想起他每次提起成績時那副渾不在意、甚至自嘲的笑容,想起他陽光表面下偶爾掠過的疲憊和疏離。
原來那都不是錯覺。
那是一個少年笨拙又固執(zhí)的反抗,是用自毀前程的方式,賭上自已的未來,去換取某種虛無縹緲的“勝利”或者僅僅是“
attention”。
“知夏?還沒找到嗎?”蘇晴的聲音從門口傳來。
林知夏猛地回神,迅速將紙條攥入手心,站起身,臉色恢復(fù)了一貫的平靜:“找到了。”
她走到垃圾桶邊,假裝扔掉廢紙,卻在松手的瞬間,將那張紙條飛快地塞進了自已的校服口袋。
走回座位拿起書包時,她的指尖還能清晰地感受到口袋里那張薄薄紙張的存在,像一塊小小的、滾燙的烙鐵,熨貼著她的皮膚,也灼燒著她的認知。
那個下午,林知夏第一次,在不是周末的日子,沒有直接回家。
她繞路去了學(xué)校后門那條僻靜的小巷。聽說,那里經(jīng)常有流浪貓出沒。
她站在巷口,果然看見幾只貓咪慵懶地趴在墻頭曬太陽。但她并沒有看到那個預(yù)想中的身影。
她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貓咪,然后轉(zhuǎn)身離開。
心里某個角落,似乎有什么東西,悄然改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