變故來的如此突然,早已超出雁驚寒事先計劃。趙飛逸此話出口,顯然是想要就此誤導(dǎo)眾人現(xiàn)在種種皆是他合歡宗與攬月樓合謀,目的自然是為了對付中原武林,而下蠱不過是一手先行棋,為的正是此時的兵刃相見、一網(wǎng)打盡!
如此一來,雁驚寒自然百口莫辯,更何況依照此時狀況,他也根本沒有辯駁的余地!
真是好一招釜底抽薪,甚至不惜拉上整個合歡宗與他作陪。值此千鈞一發(fā)之際,雁驚寒的反應(yīng)不可謂不快,幾乎是在那聲音剛起之時便已迅速朝胡若眉看去,見對方果然依他示意已經(jīng)不見人影,這才迅速轉(zhuǎn)頭朝后方看去。
雁驚寒在等不過眨眼之間,千機絲已悍然成網(wǎng),從外往內(nèi)迅速朝眾人收攏而來,隨著光線流轉(zhuǎn)交織出一片冷冷殺機。一些人尚未摸清楚情況,眼見著演武場從中洞開,下意識便要往后撤避,卻不妨又被直射而來的飛針與人墻所堵,而等他們揮劍格擋,便是千機嗜血之時。
千機絲纖細如毛,直到此時,眼力差些的方能意識到這張網(wǎng)的存在,但已經(jīng)來不及了。隨著無數(shù)鮮血迸濺,只聽場上驚懼哀嚎聲四起,雁驚寒清楚看見前方飛揚的斷臂,只見他雙目未動,只兩手五指倏然一張,旁邊不知是誰的劍便一左一右同時飛入掌中。
江湖大多數(shù)人皆知,攬月樓主慣于使劍,但卻少有人知,他不只使劍,而且左右手皆可。雁驚寒雙手持劍,右手揮劍擋開四周密密麻麻飛來的細針,左手則抬劍往前一送,正正好與十一合力將那絲網(wǎng)往外推移半步。
他這一招看似輕巧,但那把握在左手的劍卻已震出豁口,可見今日所見千機絲之陣,顯然與對戰(zhàn)四大殺手時不可同日而語,倒很有幾分魔尊重霄的手段。更何況陣之所以為陣,便重在重重關(guān)聯(lián)、互相牽引。正所謂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雁驚寒與十一二人此時看似阻的只是自己面前這方寸之地,但實則須得承受前方大部分絲陣之力。
雁驚寒并不打算與這絲陣硬斗,因為只需這轉(zhuǎn)瞬之間,他已等到趙飛逸落定出手,也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此時步步殺機,洞開的演武場毫無疑問更是吃人的陷阱——畢竟合歡宗既然有意來一出甕中捉鱉,那么底下等著眾人的自然只會是更為兇險的處境。
值此危急之時,十一匆匆朝四周一掃,自認為此時已到了他先前口稱的“險境”。眼見雁驚寒出手,他頓時當(dāng)機立斷,右手內(nèi)勁勃發(fā),不顧虎口劇痛以雷霆萬鈞之力將眼前千機再推半步,助對方泄力的同時,左手同時伸出握住雁驚寒右腕,二話不說將那柄劍奪過,接替對方擋開飛來的細針:“主上,走!”
雁驚寒原本全然是下意識順著十一動作,否則又有誰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奪走他手中之劍?等到他眼見對方竟也會左手使劍,頓時稍稍怔愣,臉上驚訝之色一閃而過。
畢竟若非是以雙劍為武器之人,通常是不會特意練習(xí)雙手握劍的,雁驚寒之所以如此,乃是源于雁不歸過于苛刻的要求,至于十一只單看這些時日從未見他用過左手使劍,便知其左手必然不比右手,那便該不會是為著使雙劍之故。
何況雁驚寒記得,縱使是前世絕境之時,十一也不曾用過左手,可見若非應(yīng)對特定情況,十一自認為自己單用右手會比左手勝出許多。畢竟習(xí)武之人用兵器從來不是簡單的越多越好,就連從前雁不歸之所以命雁驚寒練習(xí)左手,用對方的話來說也只是因為“若有招一日你對敵時處于下風(fēng),對方有意毀你右手,那左手便可出其不意、打他個措手不及”。
十一左手確實遠遠不及右手,雁驚寒此時若有余裕細看,自然一眼便能看出。只是他大約萬萬不會想到,以十一之性,既然練了左手,卻又偏偏練得如此“草率”,乃是因為他原本便不是為著練而練,而是某種隱秘的模仿。
雁驚寒的左手劍既然是為了在關(guān)鍵時刻出其不意,那么自然不會輕易現(xiàn)于人前,就連十一,也是在從前數(shù)不清的遙望中偶然得知。
彼時他已隱隱察覺到自己心中情愫,不敢奢望又不可抑制,有了手帕、夜明珠猶嫌不夠,等到回過神來,便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在練習(xí)左手劍。
十一說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思,也不敢細想是什么心思。若只論武藝進境,他此舉無疑是在浪費時間,但十一仍舊時常練一練,在每一次入睡前的輾轉(zhuǎn)時分,也在每一個醒來的深夜。
十一心中著急,眼見自己話音落下,雁驚寒并未立時動作,只以為對方尚在猶疑。遂也顧不得許多,竟就著左手變招之時,就要朝雁驚寒右肩帶去。顯然是想“強行”助對方一臂之力,趁陣還未徹底收攏之前,先讓雁驚寒趁早脫身再說。
然而也是在此時,只見雁驚寒好似察覺到十一動作,他腳步一錯便避開了那只手。接著順勢回頭往后一掃,便毫不遲疑地不退反進,左手劍尖點地用力一撐,整個人已如鷹擊長空一般高高躍起,劍換右手,直直朝場中圓臺奔去。
雁驚寒這些年已很少面臨需要借助兵器的處境,如今不只持劍,甚至方才連雙手都已用上,可見他自己也知形勢危急。但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,自決定入常青門起,雁驚寒就從未想過要空手而歸。
他與十一本就相對而立,故而在雁驚寒此刻躍起之時,兩人幾乎是貼面而過。
在這一息之間,他們四目相對,視線于空中交錯,雁驚寒清楚看見十一稍稍瞪大的雙眼,其中震驚與憂懼交雜,甚至還有一絲微不可見的惱怒,他眼神微動,但此時此景也容不得多說什么,亦或者本也無需多說什么,雁驚寒知道,十一其實心中清楚,只是關(guān)心則亂,也知道他必然會緊跟而上。
場中不乏武功平平之人,不過這短短幾息之間,便仿如下餃子一般,已紛紛消失在那豁然洞開的裂縫之下。秋菱從前在鍛劍山莊之時或許只會些粗淺功夫,但她跟隨姜落云多年,今時早已不同于往日,依理而論,想要護住自己一時半刻該是不在話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