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這話實則有些沒頭沒尾,扶寧不知實情,只以為是十一記憶殘缺不齊之故。然而雁驚寒聽了這話,卻立時想到,十一乃是七歲前入的攬月樓,依照暗堂記載來看正是冬天。
而十一方才斷定那字乃是自己七歲前所寫,自然是因為他身在暗堂多年,即便是在回憶中,也能一眼辨出暗堂手段——攬月樓每隔一段時間會從各處搜羅小孩進入暗堂培養(yǎng),而為了以防不測,這些小孩在途中往往會被灌下一種特制的迷藥,令他們失去意識。只在每日進食之時由運送之人通過針刺穴位喚醒,但即便如此,也會全身綿軟意識不清。
十一之所以能短暫地保持清醒,想必與他的體質(zhì)脫不了干系。
那么如此一來,假若雁驚寒所料不錯的話,也就是說曾有一個人不僅將扶寧抱走送入峨眉,還將七歲前的十一送入了攬月樓中。
能神不知鬼不覺直入峨眉山門,說明此人必然武功不低,而能將十一順利混進暗堂運人的馬車中,則說明此人必然對暗堂行事了如指掌泱泱江湖,何人會有此種本事?
峨眉。
暗堂。
雁驚寒心中一動,突然浮現(xiàn)某個不敢置信卻又最有可能的名字——雁不歸!
雁驚寒這頭思緒迭起,扶寧這方亦兀自陷入了沉思中,臉上表情不由有些沉肅。一個不到七歲的小孩帶著一個女嬰在寒冬臘月流落街頭,想也知道大約出自什么緣故。
除卻天災,無外乎便是人禍??倸w無論哪一種都預示著不幸,而若是人禍,則還有可能夾雜仇恨。
扶寧身處江湖,雖不曾親歷但也不知聽過多少腥風血雨。許多時候,一個人在面臨人生某個重要關(guān)隘時興許都會有某種預感,扶寧自然也不例外。
但她今日既已踏入此處,顯然是打定主意要追根溯源。故而扶寧沉吟片刻,再次問道:“既如此”她抬起頭來,看向十一的目光不乏鄭重,“能否也將你前兩次記起之事告知于我?”
其實依照十一之性,既已知道扶寧來意,若打定主意想要相告,方才便可將這些記憶盡數(shù)告知,還免了扶寧這樣一一問下來。
十一在許多時候,其實都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冷漠,這與他在暗堂多年脫不了干系。
但在今日這番與扶寧的對話中,或許是因著他尤記得記憶中那個女人的叮囑,或許是感念夾山寺中扶寧特意相救之情十一秉持著一問一答的原則,在對方問及之前絕不主動多說什么,實則亦是在給扶寧某種選擇的機會。
但十一也無意干涉旁人的決定。故而此時此刻,他眼見對方思慮過后已然下定決心,便也不再猶疑,張了張嘴就打算將記憶中有關(guān)之事一一告知。
反倒是雁驚寒,見狀終于忍不住開口勸道:“扶寧姑娘,需知過往成空。許多時候不知道未嘗不是一件幸事?!彼嫦蚍鰧?,聲音溫和又暗含警示,“姑娘貴為峨眉首徒,只需這樣一直走下去,日后必然大有可為。而若是論及從前,往事攀附,誰又知道會生出何種枝節(jié)?依在下之見,扶寧姑娘不若就此打住、莫再深究?!?/p>
雁驚寒言辭懇切,聰慧如扶寧,自然不會不明白他話中之意。
但他話音落下,卻見對方沉吟片刻,只笑了笑道:“多謝雁樓主好意。實不相瞞,扶寧并非莽撞之人,自昨日開始我便一直在思量此事,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、不得靜心。師父曾言‘若心有所慮,則劍有負累’。此事,只怕扶寧不得不問。”
聽得此言,雁驚寒不免心中暗嘆,縱是有心也只得言盡于此。
當然了,任憑雁驚寒如何神機妙算,此時的他也斷斷沒有料到,不過短短幾日,自己竟一語成讖,扶寧自此不得不走向全然不同的路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話說各位朋友們,目前我的讀者關(guān)注數(shù)量是444,能不能動動手指,給孩子湊一個吉利數(shù)字,比如888之類的,求求了~點關(guān)注不迷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