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讀三國時,每逢讀到荀諶三問韓馥,兵不血刃騙取冀州,總是對其膽色和辯才欽佩有佳,
可到了官渡之戰(zhàn)后,荀諶突然憑空消失,好似這世上本不存在這人一般,
這么一個能臣、功臣,不管是袁紹,還是后來得勝的曹操,都絕無放過之理,可偏偏卻毫無記載。
李憂不知真相,只能做出些許猜測,
若荀諶是真死于亂軍之中,書中未表,也就罷了,
李憂最怕的,就是這荀諶算準了袁紹必敗于官渡,找了個法子金蟬脫殼,溜之大吉,那此人的眼力、魄力、恐怕都遠非常人所及??!
“公達,這荀諶的本事如何?”,
李憂直勾勾的盯著荀攸,同時荀家之人,荀攸定知這荀諶根底。
“哦?”,
荀攸似是有些驚疑,沒有答話,反倒是先跟郭嘉對視一眼,弄得李憂滿頭霧水。
“這天下還有你李伯川不識之人,真是怪哉!”。
李憂冷哼一聲,提起筆,哼著小調(diào),寫起書來,可是把荀攸給憋壞了。
“咳咳,”,
咳嗽兩聲,荀攸主動緩解尷尬,
“友若素識大體,辯才過人,一眼可斷天下形勢,內(nèi)政也是一把好手,就是這兵法謀略一道,尚且差些火候!”,
說著,荀攸將青、冀兩州地形圖鋪在案上,隨即嚴肅起來,
“事出不常必為妖,這袁紹突然來攻,實在蹊蹺!”。
郭嘉走到案邊,伸出手指,正點在東光城上,
“這袁紹突然進攻平原,估計是想跟我們打消耗戰(zhàn),誘奉先將軍回援,然后再從南皮一舉攻下東光城,挽回頹勢?!?/p>
“可惜嘍,”,
郭嘉嘖了下嘴,
“要是早上幾年,咱們家奉先將軍估計還會中此計,”,
“現(xiàn)在,”,
“太看不起人嘍!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