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平城,
這個昔日公孫瓚的發(fā)跡之地,如今即將迎來一場大戰(zhàn),而且是一場差距極為懸殊的大戰(zhàn)!
中軍大帳內(nèi),
高干一只手撐在桌案上,另一只手緊捏著眉心,怎么看都不像是有了解決辦法的樣子,
再看帳內(nèi)的其他人,
那就更顯寒酸,只有一個王門作為副將,一點有用的建議都提不出來,反倒是唯唯諾諾,生怕自己說錯了話,這種程度的副將,就算再給高干來上十個,對現(xiàn)在的局勢也起不了絲毫作用,
說起這王門,那真是連高干都瞧不起他,
這人之前就是公孫瓚的部下,眼見勢頭不妙,轉(zhuǎn)身就投靠了袁紹,這種人在天下任何一路諸侯的麾下,都定然得不到重用,
人家投誠要么是被逼無奈,要么是從始至終不得重用,最差最差的,那也是自家主公身死,大勢已去,想不投都不行了,
他倒好,
見勢不妙?
這也算得上理由?
這種墻頭草般的將領(lǐng),就算袁紹都知道疏遠此人,這才派他到這幽州來,就連當(dāng)時的劉袁大戰(zhàn)都沒讓此人參與,
可當(dāng)主公就這點不容易,
盡管你知道此人的心性,也得好好招待著,畢竟即便再怎么看不起這種屈膝投降的鼠輩,還是得做出一副夾道相迎的樣子,不然日后這些人也不會再來投靠你了,
可這些都是袁紹需要頭疼的事,
高干可不用理會這些,他本來就是袁紹親戚,平日里很少看人臉色,此時又被安排到了這北平城中駐守,哪里還會慣著他,
只是雖然高干并不喜這王門,
可若是城破了,
這王門也逃不了一死,
或許高干還有投降的余地,可王門卻知道,與呂布一同行軍的,還有那個白馬銀槍的趙子龍!
他與趙云雖然并不熟絡(luò),曾經(jīng)在公孫瓚麾下也沒有什么交集,可他已經(jīng)知道,此人多半不會放過自己,
不為別的,
只因為與呂布攻來的消息一同傳來的,還有易京的一個傳說,
公孫瓚顯靈了!
還帶領(lǐng)白馬義從殺死烏丸兵千余人,
開什么玩笑!
當(dāng)日公孫瓚死的時候,他早就查看過尸首,
顯靈?
要是他公孫瓚真有這個本事,自己還能現(xiàn)在都活的好好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