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紹沉思片刻,左思右想也不覺得郭圖這話哪說的錯了,正當他想要答應(yīng)之時,沮授連忙出列反對。
其實也不是沮授非要出這個頭,實在是郭圖這把玩的有點太大了,
平日里出些餿主意,最多就是吃上一兩場敗仗,
這下可好,
真要是按他所說,贏了倒還算好,可要是輸了,就再無回旋余地了!
“啟稟主公,在下認為,此舉實在不妥!”,
沮授一臉正色,寸步不讓,
“天下大勢之爭,絕不會由一時勝敗所定,只要主公還有基業(yè),那劉備早晚都會是主公的手下敗將,”,
“可若是畢其功于一役,一旦敗了,可就不好收場了啊!”。
沮授這話,說的確實在理,
盡管劉備連戰(zhàn)連勝,可收獲甚微,無非就是得了一個東光的地盤,對于袁紹來說,微不足道!
照這么打下去,劉備若不再勝個幾十場、上百場,根本就動不了袁紹的根基,
按照老袁家四世三公的底子,耗也能給劉備耗死。
劉備可以贏十次、幾十次,對袁紹來說都無關(guān)緊要,可袁紹只要是贏了一次,對于劉備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!
兩方的家底,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,
人無完人,只要袁紹愿意等待機會,總會等到露出破綻,可要是像郭圖所說,與劉備決一死戰(zhàn),恐怕是正中人家下懷。
也就是李憂不在這,要不然高低得來上一句:“還有這好事?”,
袁紹皺緊眉頭,
他并非愚蠢,自然也知道沮授所言不虛,可話里話外都含著些他此戰(zhàn)必敗的意味,實在令他不喜,
“主公,這話說的作何道理,”,
審配當即站出來反對,上次袁紹沒有采用他的計策,可是讓他憋了一肚子火,此時又有機會,他哪里會輕易放過。
“我主志在天下,豈能終日窩在這河北與那劉備周旋,若是照著沮公的法子,豈不是要耗上幾年有余?”,
“所以我建議,速戰(zhàn)!”。
“荒謬!”,
逢紀哪里由得審配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,出言打斷,
“若是一戰(zhàn)而失利,其中責任,你審正南擔當?shù)闷饐??”?/p>
“我擔不起?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