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“還有這種事?”,
聽聞趙云的話,高順有些茫然的說道,
“我只是聽說伯川先生似乎是想搞一個凌煙閣出來收錄征戰(zhàn)有功之將軍,以及支柱輔國之良臣,倒是沒聽說過還會有這么一個機構(gòu)來!”,
“呵呵!”,
只見諸葛亮輕笑一聲,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,隨后輕聲說道,
“高順將軍常年在軍中,對朝堂之上的政策有些陌生也是理所當(dāng)然的,伯川先生想要建設(shè)的這個機構(gòu),其最初的構(gòu)想在很早之前就已經(jīng)被完善的差不多了,只不過,一來目前的大漢還是會以對外征伐為主要的政策,二來則是因為,這個構(gòu)想需要很多像德衡先生那樣的人才!”,
“僅憑當(dāng)時的大漢,肯定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!”,
“原來如此!”,
高順釋然的點了點頭,顯然是對諸葛亮這番話十分贊同,雖然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武將,但對于李憂的這個決策,也是舉雙手雙腳支持的,
工匠,其實之前在大漢的地位,也并不算低,尤其是在一些將領(lǐng)的眼中,工匠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,甚至說他們無可替代也沒有任何的問題,
沒有工匠,就意味著將軍沒有甲胄,士卒沒有兵刃,你總不能,真讓他們和之前張角麾下的黃巾軍一樣,拎著棍棒鎬鋤就上去和人拼命吧?
至于農(nóng)業(yè)上,工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(huán),不管是犁具還是別的農(nóng)具,不管是翻土還是播種,其所使用的農(nóng)具,有不少部件都是工匠制造出來的,
沒了這些工匠,都不是對外能不能打勝仗的問題,百姓能不能餓死明顯是更重要的一點才對,
只不過,
雖然這些工匠也受到朝堂的重視,但說到底,還是把他們當(dāng)做工具一樣使用罷了,
最根本的原因,還是他們對所謂的機關(guān)造物并沒有什么高標(biāo)準(zhǔn),說到底,在大部分人眼中,工匠和鐵匠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分別,只要會打鐵,能夠?qū)⑺麄冃枰霓r(nóng)具、兵刃打造出來,能不能發(fā)明新鮮玩意,其實并不在他們對工匠的考量之內(nèi),
這也就導(dǎo)致了,像馬鈞這樣的人才確實是少之又少,
事實上,
如果不是李憂對馬鈞的大力支持,按照他原來的人生軌跡,郁郁不得志基本上就是他的宿命了,但正是因為有了李憂這個伯樂,才會讓馬鈞有了大展拳腳的舞臺,
而這,
也是讓高順對工匠一改之前看法的原因,
自從有了馬鈞之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