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賣會落幕的余波,遠比李承乾想象中要猛烈。
長安城內(nèi),糧價以崩盤之姿,墜回了豐年水準,甚至更低。
無數(shù)百姓提著空癟許久的米袋涌上街頭,用近乎虛幻的價格買到了救命糧。
一時間,“太子圣明”的呼聲,從長安的街頭巷尾,迅速傳遍了關(guān)中大地,更長了翅膀般,飛向大唐四野。
另一邊,五姓七望的府邸內(nèi),愁云慘淡。
他們不僅賠光了囤積的糧食,更因競價時的互相傾軋而反目。
太原王氏和滎陽鄭氏為了一紙鐵引,險些當場拔刀。
清河崔氏則因天價鹽引,被迫變賣大量產(chǎn)業(yè)來兌換救災(zāi)券,族中怨聲四起。
一個曾經(jīng)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,一夜之間,裂痕遍布。
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,李承乾,正把自己關(guān)在麗正殿。
他試圖通過默寫一百遍“我是咸魚”,來堅定自己躺平的初心。
可惜,他連寫第三遍的機會都沒有。
“殿下!大喜!大喜啊!”
戶部尚書戴胄第一個沖了進來,一張老臉笑成了菊花,手里的賬本因為激動而劇烈抖動。
他身后,房玄齡、杜如晦緊隨而至。
就連一向沉穩(wěn)的二人,此刻也是滿面紅光,腳步都輕快了三分。
“殿下,您快看!”
戴胄將賬本攤在李承乾面前,聲音激動得發(fā)飄。
“三百八十萬貫!整整三百八十萬貫救災(zāi)券,盡數(shù)回籠!”
“這意味著,咱們的官倉里,憑空多出了足夠北方百萬災(zāi)民吃上整整一年的糧食!”
“陛下龍顏大悅,說是要重重賞您!”
李承乾的眼皮猛地一跳。
賞賜?
他現(xiàn)在最怕聽見的就是這個詞。
上次的賞賜,是萬言書,榨干了他本就不多的腦細胞。
這次……他不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