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瑤推開教室門時,手腕上的表針剛劃過七點十分。她沒有像往常一樣低頭快步走向角落,而是徑直走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,將書包輕輕放下。講臺前的投影已經亮起,ppt翻到了“宏觀經濟數據回顧”那一頁。
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中央的一行數字上,呼吸微微一頓。
2010年gdp增長率——68。
這個數字像一根細針,扎進她記憶最深的地方。前世期末考,她就是因為盲目相信了這組錯誤數據,在論述題中被扣了整整八分。那天她抱著試卷站在走廊盡頭,陳宇從背后拍她的肩,笑著說:“你太較真了,教授都不會改這么細?!?/p>
可今天,站在這里的不是那個會因為一句安慰就動搖的女孩。
她低頭翻開筆記本,指尖撫過剛才寫下的那句話:“重生不是為了重蹈覆轍,是為了親手斬斷那些本不該存在的路?!惫P跡清晰,力道沉穩(wěn)。
講臺上的教授正背對著學生調整課件,聲音平穩(wěn)地講解著季度核算的權重分配。蘇瑤盯著那行錯誤數據,心跳開始加快。挑戰(zhàn)權威從來不是小事,尤其是在第一堂專業(yè)課上。但她更清楚,如果現在退縮,以后每一次開口都會帶著猶豫。
她閉了口氣,抬手舉起了右手。
動作不急,也不遲疑。
教授轉過身,目光掃過教室,落在她身上時頓了一下?!斑@位通學?”
“教授,”她站起來,聲音不高,卻足夠穿透整個教室,“您ppt里2010年的gdp增長率有誤?!?/p>
空氣瞬間凝滯。
前排有人回頭,后排傳來輕微的抽氣聲。有人悄悄打開手機搜索,也有人交頭接耳:“她誰???新生?”
教授皺眉走近屏幕,“你說多少?”
“國家統(tǒng)計局當年公布的修正值是65?!彼Z速平穩(wěn),一字一句,“誤差源于第四季度工業(yè)增加值的重新核定,原始數據在《中國統(tǒng)計年鑒2010》第37頁有明確標注?!?/p>
教室徹底安靜下來。
教授迅速調出電子版年鑒,手指在平板上滑動兩下,臉色微變。他抬頭看向蘇瑤,眼神里的審視漸漸轉為驚訝,最后竟浮起一絲贊許。
“確實錯了。”他坦然承認,甚至抬高了聲音,“是我備課疏忽。這位通學觀察得很細致,謝謝你的指正?!?/p>
掌聲零星響起,隨后連成一片。
有人低聲說:“這都能記得?恐怖?!?/p>
“不是記得,是查過吧?”
“查也要知道往哪兒查,關鍵是她敢說。”
蘇瑤沒有笑,也沒有慌亂地坐下。她只是平靜地點頭,然后落座,繼續(xù)在筆記本上補寫修正后的數據。她的字跡工整,條理分明,連圖表旁的注釋都用不通顏色讓了區(qū)分。
坐在后排的周航一直沒動。他原本只是抱著“看看熱鬧”的心態(tài)抬頭,結果越看越覺得不對勁。一般學生糾錯,要么語氣發(fā)虛,要么急于表現,可這女孩從頭到尾都沒有一絲情緒波動,仿佛只是陳述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事實。
他盯著她的筆記看了幾秒,忽然意識到——這不是臨場反應,而是系統(tǒng)性的知識儲備。
而在教室最后排,陳宇的筆尖在紙上劃出一道長長的裂痕。
他原本以為,蘇瑤剛才在走廊那番話不過是被人教唆后的逞強??涩F在,她不僅敢當眾質疑教授,還能拿出確切出處,邏輯嚴密得毫無破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