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哲壽拒絕皇太極的招降后,后金軍惱羞成怒。
皇太極整頓兵馬,開始日夜不停地使用火炮和盾車前來攻打,大凌河城內(nèi)可戰(zhàn)之兵只有一萬多,卻要面對數(shù)倍于己的敵軍進攻。
火炮的轟鳴和弓箭的控弦聲不絕于耳,士兵哀嚎和吶喊也令人膽寒。
后金兵中的漢軍為了表忠心,架起云梯就往城墻進攻。
守軍也不放銃,等到云梯靠近將裹著火藥的棉被等物體引燃后丟入人群和云梯,火焰迅速就將一切吞噬,被點燃的人哭喊著掙扎而死。
祖哲壽的士兵很多都是遼東本地漢人,與后金有著不共戴天之仇,野戰(zhàn)拿對方?jīng)]辦法,可有城池的依仗,就表現(xiàn)出了極強的勇氣。
一滿洲將軍一馬當先,著三層棉甲,帶三把刀,一躍登上城墻,正欲大殺四方,被五六個士兵圍住,用長槍刺成了血人,割掉頭顱懸在城墻之上。
登上城垛剛看了一眼城內(nèi)的后金士兵還沒來得及思考,就被明軍用亂刀砍下城去。
久攻不下之間,就連平時悍勇無敵的滿洲士兵也漸漸生起膽怯,陣線開始后移。
祖哲壽見此場景,抬起令旗大喊一聲:
“開炮!”
城上的紅夷大炮和各式火炮齊齊發(fā)射,糜爛數(shù)百米,將城下密密麻麻的后金軍隊打得瞬間崩潰,哭喊著退卻而去。
……
打退了后金軍的進攻,祖哲壽連忙清點傷亡,連續(xù)幾天的攻防,士兵傷亡慘重。
更讓其心里發(fā)慌的是,城里糧食已經(jīng)不多了。
“早日突圍!”
這四個字在祖哲壽心中不知響起過多少次了。
可數(shù)次趕來的援軍都被后金軍隊擊潰,使得祖哲壽越來越感到絕望。
這一天,后金軍攻城又沒得手,于是心生一計。
皇太極命令士兵換成明軍的衣甲,這些漢人組成的后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,高喊著各種口號,假意殺向了金兵大營。
祖哲壽在城頭一看,喜出望外,立即命令將佐帶上士兵,親自率兵沖了出來,想著里應(yīng)外合,突出重圍。
可剛打開城門殺出城,一路搏殺就要與援軍匯合時,這些援軍突然脫去衣甲,變成了后金兵的裝束,全都吶喊著奔他而來。
祖哲壽大驚失色,這才知道上了皇太極的誘敵之計,急忙后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