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清晨,滿載而歸的隊伍靠岸。
借著些許的晨光,眾人貓著腰背著魚,小心翼翼地朝著地堡走去。
艾麗絲娜手里拿著狙擊槍,為眾人警戒四周。
有驚無險地到達地堡入口后,眾人趴低身體,赫迪桑上前比了個安全的手勢,地堡這才慢慢打開了側(cè)門。
當(dāng)滿載而歸的眾人在護衛(wèi)軍人的護送下進入地堡時,迎接眾人的依舊是百姓們無比復(fù)雜的眼神。
每次看到這種眼神,艾麗絲娜都深感憐憫,但也有些不適。
這些眼神里包含的是對食物的渴望,如果沒有護衛(wèi)軍人在場的話,說不定他們會動手搶奪。
赫迪桑深知自己的國民是什么素質(zhì),此前對艾麗絲娜說的話完全是自己的敷衍。
和平年代,如果一個女性走在天竺街頭,這些人也會投來相似的眼神,他們沒有動手的話,那一定是這個女性身邊有拿著槍的保鏢。
“讓開!讓開!別擋路!”
在赫迪桑的催促下,這些百姓迫于其手中的槍,全部散去了。
將漁獲全部交到廚師手中后,廚師將這些魚煮熟,又把貝類里面的肉扣了出來一起煮著。
剔除魚刺和魚骨后將魚肉搗碎,將貝類肉切成碎丁撒了進去,用手在鹽罐里摸出一丟丟鹽在湯湯水水里攪了攪,硬是把完整的魚做成了一鍋稀泥爛漿。
艾麗絲娜看見自己辛辛苦苦捕捉的魚被做成了這樣,干嘔著離開了,心里暗道:
“我深刻體會到了我們東國人為什么不買你們小吃的感覺?!?/p>
就這一鍋令人“驚艷”的食物,分配給了上千人食用,每個人能分到一小勺。
赫迪桑不喜歡去看百姓吃飯的樣子,他是個有憐憫心的人,看到百姓饑腸轆轆但又無可奈何,他覺得是一種折磨。
艾麗絲娜沒有回到自己的床位,而是走到了一處百姓居住的區(qū)域,左顧右盼了一番后,指著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孩小聲喊道:
“塞莉!過來!”
這個女孩見了艾麗絲娜,站起身來,這女孩身高不過一米五五,但長得極為標致。
女孩露出了如初雪融化一般的美麗笑容,兩個酒窩甜的醉人,她快步避開人群,向艾麗絲娜奔來。
“過來,這里人太多了?!?/p>
艾麗絲娜牽著女孩的衣袖,將其帶到自己的單獨床位邊,一路上都在避開那些灼熱的眼神,緊握著手里的狙擊槍。
“來,吃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