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區(qū)食堂是離建筑系最近的食堂,因此總能看到許多穿著隨意、身上沾著顏料或墨水的藝術(shù)生和建筑生。林薇走進去時,明顯感覺到這里的氛圍與文學院附近的食堂不通——更加喧鬧,更加隨意,桌上討論的不是文學理論,而是設計方案。
顧嶼在一個靠窗的長桌邊向她揮手。他身邊坐著三個通學,兩男一女,都正埋頭吃飯,面前還攤著一些圖紙。
“林薇,這邊!”顧嶼起身為她拉出一張椅子,“介紹一下,這是我小組的成員:趙強、李哲、王曉楠?!?/p>
三人抬起頭,好奇地打量著林薇。那個叫王曉楠的短發(fā)女生眼中閃過一絲林薇看不懂的情緒。
“這就是我請來的外援,文學院的林薇。”顧嶼繼續(xù)介紹道,語氣中帶著不自覺的驕傲。
“嗨,”趙強率先打招呼,“聽顧嶼說你愿意幫我們看設計說明?太感謝了!我們幾個理工腦,寫出來的東西都被老師說像產(chǎn)品說明書?!?/p>
李哲推了推眼鏡:“主要是顧嶼寫得太抽象,我們寫得太具l,找不到平衡點?!?/p>
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我不懂建筑,只能從文字角度試試。寫了點東西,不知道對不對你們的思路?!?/p>
她把筆記本遞給顧嶼。那一刻,她莫名地緊張,像是交出了一部分自已。
顧嶼接過筆記本,小組成員都湊過來看。起初的四下安靜讓林薇的心沉了下去——他們一定覺得這些文字太文學化,不實用。
但漸漸地,顧嶼的眼睛亮了起來。
“『讓建筑成為時間的見證者,而不僅僅是空間的占據(jù)者』,”他輕聲念出其中的一句,然后抬頭看向林薇,“這個角度太好了!我們怎么沒想到?”
王曉楠指著另一段:“『透明性不只是材料的特性,更是一種邀請姿態(tài)』——這句話可以成為我們整個理念的核心!”
趙強拍了下桌子:“對?。∵@樣一寫,頓時感覺我們的設計高端了不少!”
顧嶼繼續(xù)往下讀,時而點頭,時而陷入思考。最后他合上筆記本,眼神復雜地看著林薇:“這比我們預期的好太多了。你完全抓住了我們想表達但表達不出來的核心思想?!?/p>
林薇松了一口氣,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:“只是試著從外行的角度理解你們的設計??赡苡行┑胤嚼斫忮e了…”
“沒有錯,”顧嶼肯定地說,“反而提醒了我們設計的初衷。有時侯太專注于技術(shù)細節(jié),會忘記最初為什么讓這個設計?!?/p>
王曉楠看了看顧嶼,又看了看林薇,忽然說:“既然如此,林薇能不能繼續(xù)幫我們?特別是最后答辯環(huán)節(jié)的理念闡述部分?”
顧嶼立即搖頭:“別得寸進尺,人家已經(jīng)幫大忙了。”
但林薇輕聲說:“如果你們不介意我這個外行指手畫腳,我可以繼續(xù)幫忙?!?/p>
那一刻,顧嶼看她的眼神有了微妙的變化,多了幾分欣賞和感激。
晚飯后,小組決定回工作室繼續(xù)修改方案。顧嶼自然承擔起送林薇回宿舍的任務。
九月的晚風已經(jīng)帶了些許涼意,吹散了白天的燥熱。兩人并肩走在梧桐大道上,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長又縮短。
“真的謝謝你,”顧嶼第三次說道,“你寫的那幾句話,可能比我們整個設計更能打動評委?!?/p>
林薇搖搖頭:“是你們的設計本身有內(nèi)涵,我只是嘗試把它表達出來?!?/p>
“這就是文字的魔力啊,”顧嶼感嘆道,“我們畫再多的圖,也需要語言來賦予它靈魂。就像你寫的,‘建筑不只是物質(zhì)的堆砌,更是情感的容器’,這句話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已為什么要學建筑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