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也不讓你們白去,三日后到金鳴寺論禮,每人給五十兩銀子。要是論禮的結果是我不該斷親,那我不僅不斷親,還接你們回淡利莊住下,也聽父母之命,你們說嫁誰就嫁誰,我絕不說一個不字?!?/p>
原本堅決反對的態(tài)度出現(xiàn)了遲疑,幾人相視一眼,面面相覷,就是周仁正也眼睛一亮,自古哪有子女跟父母斷親的事。
更何況禹國仁孝為大,怎么可能會被眾人接受斷親的事,如果她斷親失敗,那安父安母讓她嫁給自己,便能順理成章。
“你說的是真的?”安母認真問道。
安熙寧篤定回道:“絕無虛言,你們也可以請人到金鳴寺論一論到底這親該不該斷!”
安父皺著眉頭覺得不妥,試探問道,“要是大家覺得應該斷親呢?”
“那今后我們就再無瓜葛,到官府落斷親書,以后生老病死,喪葬嫁娶都跟對方無關?!?/p>
安父故作為難:“我們初到金陵,到哪去找什么大儒論禮,此事要不還是……”
他想借口此事說算了,但周仁正有了想法,他借助侯府肯定能找到論禮的人,便主動說道:“如果寧寧真的要論一論此事,請人的事我倒可以幫伯父伯母找人?!?/p>
安父還是遲疑,安母瞪了他一眼,她就不信還有人支持子女跟父母斷親的,這事肯定沒問題。
只要贏了論禮就能住進淡利莊,她那些恩賞便是他們的了,以后哪還用愁吃穿。想到這,急忙表態(tài),生怕安熙寧反悔。
“都別吵了,這事兒就依寧寧的吧,讓她看看世人是怎么看待跟父母斷親的人的!”
“好,說定了,三日后的早晨到金鳴寺,到那我就給你們每人五十兩,論禮的雙方各找禮學大家,輸贏由金鳴寺隨機的十位高僧決定,多數(shù)為勝!高僧們名聲在外,未入紅塵,必定會依從本心決定?!?/p>
金鳴寺的高僧連永德帝和宮里的娘娘都尊敬有佳,便是安父安母都知道,他們自然沒有意見。
安熙寧看他們都沒有反對,便定下此事,也沒再多留,轉道去告訴紀墨卿三日后進行。
看著她走遠的身影,安母拜托周仁正:“阿正,請人的事可就靠你了,我們對金陵人生地不熟的?!?/p>
“安伯母放心,此事我會盡全力的,只是你們要答應我,此事過后見過寧寧許配給我,聘禮絕對不會少!”
安母眼底閃過遲疑,到那時可選擇的就多了,但眼下還是答應下來,前提得讓安熙寧死了斷親的心思。
周仁正一個泥腿子兵馬司的人哪認識什么禮學大儒,他當日巡邏時順道去了侯府找袁氏,將此事告訴袁氏。
他知道袁氏對安熙寧恨之入骨,只要能打擊她,必定愿意出力幫忙,袁氏聽后果然來了興致,斷親這等大逆不道的事,自然要好好宣揚一番。
這事兒在袁氏和周仁正他們的推波助瀾下,次日就傳遍整個金陵,不明就里的人一聽到子女要對父母斷親,便是安熙寧也被各種口誅筆伐,更何況貼上受到恩賞之后才要斷親,和無情無義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這言論來勢洶洶,紀墨卿都有些擔心安熙寧承受不住,特地過來安慰她!
安熙寧從麻婆佩佩口中聽到外間的議論,并沒有放在心上,她本來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轉眼三日過去,金鳴寺論禮斷親的事已經引來許多人關注,一大早金鳴寺山下便聚滿了人。
安熙寧已經在山上等安父安母,今日之后,要么她前功盡棄,要么恢復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