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宣帝的葬禮上,陳叔陵拿出暗藏的切藥刀,對準陳叔寶的脖子就是一頓亂砍。
由于事發(fā)突然,在場的陳氏宗親都蒙了,直到陳叔寶大喊護駕,眾人才反應(yīng)過來。
(請)
1
楊堅稱帝
宗親們聽到叫聲立即沖出來護駕的,奪刀的奪刀,卡脖子的卡脖子,可是卻沒有人將注意力放在陳叔寶身上。
不幸中的萬幸,陳叔寶除了一陣生疼,脖子破損,沒傷到要害。
張麗華不僅漂亮,而且善解人意,能察覺陳后主的心思。陳后主即便脖子上有傷,也不忘到她那兒溫存,直至痊愈。
張麗華原本祖代都是兵家,但到了她父親這一代,不愿再依靠打殺為生,于是就專門學(xué)習(xí)織席,打算以此來養(yǎng)家糊口。但在戰(zhàn)亂年代,僅有手藝也難以生存。在她10歲那年,父親送她去參加選秀。
張麗華雖然還很年幼,但已經(jīng)長得非常漂亮,很順利地成功入選。隨后,她被安排到陳朝太子侍妾龔氏的身邊當一名粗使侍女。張麗華入府不久,無意中遇到了太子陳叔寶。陳叔寶一見她就覺得十分驚艷,當時就將她擁入懷中,就這樣張麗華不再是下人,而是成為了太子陳叔寶的寵妃。
575年,時年15歲的張麗華生下了一個兒子,沒過幾年又生下了一個兒子。
陳叔陵行刺失敗被殺,陳叔寶完成登基儀式,隨后將國政整體打包給四弟陳叔堅,以表彰他的救駕之功。
伴隨著陳叔寶的甩手掌柜式管理,陳朝的國運已經(jīng)時日無多了。
陳后主即位當天頒布詔書,說要“思播遺德”“咸與惟新”。要求百官以后在勸農(nóng)、求賢、禁奢、納諫等方面給他多提意見。即位兩個月后,他又頒布一則《癸亥詔》,說今后滿朝文武無論官職大小,上奏折時無需避諱,有事說事,說錯了也不要緊,朕不怪罪。
話說得很好聽,可是真有人壯著膽子這么干的時候,他的倒霉日子就到了。
此人名叫傅縡,是陳后主身邊的中書舍人,專門為皇帝起草各類詔書,文采可謂一流。他寫詔書時從來不需要提前起草,“雖軍國大事,下筆輒成”,陳后主對他頗為賞識。傅縡本人也剛正不阿,直言敢諫,這本來是件極好的事,可他的運氣卻不大好。
陳后主在位前后,南陳奢靡之風已經(jīng)形成,官員私相授受的情況很常見。于是傅縡給陳后主上書,告誡他應(yīng)該親賢臣,遠小人,江山才能確保永固。否則“小人在側(cè),宦豎弄權(quán),陳朝的氣數(shù)怕是快斷絕了。
傅縡的話其實是有遠見的,就在陳后主登基前一年,隋文帝楊堅已在北方稱帝。比起偏安一隅的陳后主,楊堅的最高理想便是蕩平四海。
然而陳后主看到傅縡的奏折后卻氣得要命。他派人趕到天牢質(zhì)問傅縡:“我欲赦卿,卿能改過不?”
傅縡答道:“臣心如面,臣面不可改,則臣心不可改!”
陳后主大怒,下令殺了傅縡。此后朝野內(nèi)外噤若寒蟬。
不過老話說得好,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。處理完傅縡進諫的事,陳后主的四弟陳叔堅又鬧起了幺蛾子。
由于護駕有功,再加上皇帝的授權(quán),在陳后主養(yǎng)傷期間,陳叔堅儼然就是個代皇帝?;实鄞昧?,難免得意忘形。大權(quán)在握的他,生起了轉(zhuǎn)正的心思。他知道二哥陳叔陵是怎么死的,所以不敢輕舉妄動,只是扎了個小草人,安上機關(guān),讓小草人見了自己就自動下跪磕頭。
這事很快傳到陳后主耳中,說陳叔堅以巫蠱之術(shù)詛咒皇帝。
早有猜忌之心的陳后主立即下旨,讓陳叔堅遙領(lǐng)江州刺史,并榮任司空,讓陳叔堅盡享尊榮,卻沒有實權(quán)。實際上是被架空。
緊接著,陳后主又把陳叔堅叫到宮里質(zhì)問,意欲處死他。
還好陳叔堅腦袋靈光,見到陳后主后立即跪伏在地說道:“臣之本心,非有他故,但欲求親媚耳。”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。于是陳后主饒了弟弟一命,讓他回家自省。
陳叔堅走后,他的工作交由孔范、陳暄和江總?cè)素撠煛?/p>
此三人都是陳后主在東宮時的親信,他們以“罕諫”著稱于世;加上他們的文筆一流,沒事就陪著陳后主游山玩水,撰寫各種游記,所以后人將他們統(tǒng)稱為“狎客”。
在這群“狎客”的陪伴下,陳后主的日子過得十分舒心,文娛水平也逐日見長。
相比當皇帝,陳后主更愛詩歌、樂舞,在宮中養(yǎng)了一大幫美女、文人,他親自創(chuàng)作的艷曲《玉樹后庭花》,成為一個時代的流行金曲,以及后世謾罵的亡國之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