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批豆芽發(fā)好后,六姐拿了五斤去跟隔壁李大娘換東西。
”大娘,您看這豆芽,新鮮著呢?!绷阏f,”五斤豆芽,換您一斤黃豆行嗎?”
李大娘看著水靈靈的豆芽,咽了咽口水:“這這真能吃?”
”當然能吃,可好吃了!”六姐掰了一根給她嘗,”生吃都是甜的?!?/p>
李大娘嘗了嘗,眼睛一亮:“還真是!行,我跟你換!”
就這樣,用五斤豆芽換回一斤黃豆,再發(fā)成八斤豆芽,形成了循環(huán)。
慢慢的,找六姐換豆芽的人越來越多。有拿黃豆換的,有拿玉米換的,還有拿雞蛋換的。
”六姐,你這是哪學(xué)的手藝?”劉大嬸羨慕地問。
六姐看了看林書明,見他點頭,才說:“是老八教的。其實不難,就是要仔細?!?/p>
”能不能教教我們?”幾個婦女圍上來。
林書明這時站出來:“可以教,但有個條件?!?/p>
”啥條件?”
”大家一起干,統(tǒng)一管理。”林書明說,“每家出一點黃豆,集中發(fā)豆芽。發(fā)好了按比例分,這樣省事,質(zhì)量也有保證?!?/p>
”這個辦法好!”王支書正好經(jīng)過,聽到這話表示支持,”集體力量大嘛?!?/p>
于是,村里成立了豆芽生產(chǎn)小組,六姐當組長,負責(zé)技術(shù)指導(dǎo)。七八個婦女參加,每家出兩斤黃豆作為啟動資金。
”記住,溫度最重要?!绷阏J真地教著,”太冷了長得慢,太熱了容易爛。最好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。”
”還有水,不能用生水,要用井水或者晾過的水。”
”遮光也重要,一點光都不能見,不然豆芽會變綠變苦。”
在六姐的指導(dǎo)下,豆芽生產(chǎn)小組很快走上正軌。每天能生產(chǎn)一百多斤豆芽,不僅夠組員們自家吃,還能拿出去換東西。
一個星期后,王支書找到林書明:“老八,這豆芽解決了不少人家的吃菜問題。你還有啥好法子?”
林書明笑了笑:”法子是有,但得一步步來?,F(xiàn)在先把豆芽搞好,等大家都掌握了技術(shù),再想別的?!?/p>
其實他心里已經(jīng)有了下一步的計劃。豆芽只是開始,接下來還可以種快菜、養(yǎng)泥鰍、種紅薯但飯要一口口吃,路要一步步走。
看著村民們端著碗,吃著香噴噴的豆芽炒肉絲(雖然肉絲少得可憐),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,林書明心里充滿成就感。
”民以食為天,”他自言自語,”先讓大家吃飽,其他的事才好辦?!?/p>
晚上,林書明躺在床上,盤算著下一步?,F(xiàn)在豆芽的問題解決了,但這只是蔬菜,主糧還是個大問題。
”得想辦法搞點快速見效的作物。”他暗暗想著,腦海里已經(jīng)有了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