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華年把背簍放在地上,征得孟圓菱同意后,取出兩個籃子放在豆腐坊靠窗的長桌上。
他先取了一片柳葉,接著揭開裝高粱飴的籃子上的白布,拿起一根糖條,纖長白皙的手指靈巧地動了幾下,將柳葉橫裹在糖條下端。
嫩綠的柳葉映襯著紅玉般的高粱飴,漂亮得像花一樣。
“拿柳葉包著吃,干凈不臟手?!鼻锶A年給每人遞了一條包好的高粱飴。
那些買豆腐的人看著手里精致漂亮的糖,一時不知該如何下嘴。
“這真是高粱做的?多少錢啊?”
先問清楚價格再吃,不然萬一太貴,哭都沒地方哭去。
秋華年笑道,“一文錢一條,童叟無欺,是什么做的你們嘗嘗就知道了?!?/p>
一文錢?哪有這么便宜的糖?
幾個人將信將疑地吃了一口,果真吃出了一點點高粱的味道,還有紅甜菜根的味道。
這兩樣東西都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,但從沒有做的這么甜糯、這么好吃過,他們只能吃出原料,卻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做的。
一個戴著銀耳環(huán)的婦人吃完糖后當即拍板,“一文錢一條是吧,給我來十條!”
其他幾人反應過來,也都買了幾條糖打算帶回去給家里人嘗鮮。
秋華年把糖一一用柳葉包好,幫他們放進籃子里,嘴里說著,“這糖叫高粱飴,是我琢磨出來的,以后我每天午后都會來豆腐坊旁邊賣糖,想買直接過來找我就行。”
這一下子就賣出了二十三條高粱飴,賺到二十三文錢。
待人走后,孟圓菱摸出一枚銅板遞給秋華年,“給我也來一條?!?/p>
秋華年把錢推回去,“是不是朋友了?我請你吃?!?/p>
孟圓菱嘻嘻笑著,對著陽光觀察手里的高粱飴,“這居然真是用高粱做的,真漂亮啊,像花一樣?!?/p>
“我爹和我娘早上做完豆腐回家休息去了,我大哥嫂子在后面磨豆子,二哥駕車去李家村給辦席的人家送豆腐,我想給他們都帶幾個?!?/p>
孟圓菱又想掏錢,秋華年按住他,“我今天在豆腐坊里賣糖,就當我借用你家店面的租金。”
接下來,只要有人來買豆腐,秋華年和孟圓菱就會順便推薦一下高粱飴。
見這種沒聽過的糖價格便宜,賣相漂亮,還有孟圓菱擔保,很多人樂得買一條嘗嘗鮮,吃完之后,幾乎都會再買幾條。
等他們回去,將糖的事在鄰里間傳開,又有人專程來豆腐坊買高粱飴,來都來了,再順手捎一塊豆腐,讓豆腐坊的生意也好了一些。
不到四小時,秋華年帶來的一百多根糖全部賣完,一共收獲156枚銅板。
“我感覺今天至少多賣出去了二十塊豆腐,華哥兒你也太厲害了!”孟圓菱興奮地數(shù)豆腐收益。
一塊豆腐半斤重,賣三文錢,二十塊豆腐就是六十文,捧在手里滿滿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