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爺爺圣明?!?/p>
對于朱元璋最終這個決定,朱雄英很贊同,他覺得這樣也是最好的,畢竟攤丁入畝是清朝時期的,和明朝現(xiàn)在完全不同。
“嗯?!敝煸邦h首,看向朱雄英:“乖孫啊,真是咱的好圣孫,你這法當真不錯”
“哈哈”
朱元璋的聲音很是洪亮。
同時又充滿力量。
這笑聲在空曠的奉天殿內(nèi)回蕩。
隨即朱元璋就準備,擬圣旨了。
明日朝會,合該命六部尚書,戶部、吏部、禮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,并通政使司、都察院、大理寺堂上官,及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,明日早朝,全部準時列班。
這種有關乎國本、涉及萬民福祉之重大國策,需與群臣共議。
對了,他不準備參加。
這種事情,算是功績,他要讓朱標來做。
朱元璋隨即又看向朱雄英,道:“乖孫,明日早朝,由你親自將這‘一條鞭法’的精要,原原本本,講給滿朝文武聽,讓那些大臣們都睜大眼睛好好瞧瞧,瞧瞧咱大明朝的儲君,是何等的天縱奇才?!?/p>
“有你在,咱大明江山,何愁不能根基永固,千秋萬代?!?/p>
朱雄英點了點頭。
他知道皇爺爺對自己的期望很大,隨即便迎著朱元璋的目光,點了點頭:“孫兒遵旨?!?/p>
此時,夜色深沉。
紫禁城的輪廓在星光下顯得格外肅穆。
乾清宮的燈火依舊明亮,映照著朱元璋的臉,他隨即讓內(nèi)侍進來,準備擬旨。
內(nèi)侍匆匆走了進來,連忙躬身應諾。
手腳麻利地將御案上的筆墨紙硯迅速鋪陳妥當。
朱元璋提起御筆,看向朱雄英:“乖孫,這圣旨該如何擬,你來說,咱來寫?!?/p>
朱雄英聞言,心中倒是有著圣旨內(nèi)容,想了想,道:
“奉天承運皇帝,詔曰:”
“朕聞,天下之大,黎元為本。自御極以來,夙夜匪懈,宵衣旰食,唯恐有負蒼生。然國用未充,民生猶困,朕深憂之。究其根源,蓋因賦稅名目繁多,徭役征發(fā)無度,吏胥乘隙作奸,以致民力凋敝,生計艱難?!?/p>
“今皇長孫朱雄英,天資穎悟,心念稼穡,體察民瘼,洞察時弊。特奏請推行‘一條鞭法’之制:將天下田賦、徭役、雜項征派等諸色稅課,悉數(shù)歸并合一,裁汰冗費,核定總額,折征白銀。此法一行,既可免去百姓多重輸納之累,亦能杜塞奸吏上下其手之途,更可使國家賦入,條理清晰,歲有常額?!?/p>
“朕覽其奏,深契朕心,嘉其憂國恤民之誠。特準所請?!?/p>
“著,戶部、吏部、工部、禮部、兵部、刑部六部尚書,及在京文武大臣,于明日早朝,齊集奉天殿,詳議‘一條鞭法’推行之細則、章程及諸般配套事宜。務求周詳妥帖,以利施行,惠澤萬民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