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此,蘇宇空間里的糧食終于全部售出,粗糧以三毛錢一斤,細糧四毛五分。
這已經(jīng)是當下最低價了,因為如今的粗糧通常是四毛,而細糧更是到了五毛多。
在粗糧八分錢一斤時,細糧是一毛五分錢,市價因為天災(zāi)上調(diào)了價格,粗糧上漲到了一毛錢,細糧更是漲到了兩毛。
而這是市價,像是黑市,鴿子市,整體價格要比市價高出很多,四毛到五毛多,已經(jīng)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價格了。
那為何蘇宇這次粗糧直接降了一毛錢,而細糧反而看上去并沒有降價多少?
那是因為能買得起細糧的,并不差這幾分錢,通常都是買不起細糧了。
但沒得選的情況下,細糧也銷售一空了。
粗糧是三毛錢一斤,四萬斤,細糧是四毛五分一斤,兩萬斤,一共收入兩萬一千元。
蘇宇連本帶利收回了部分成本,當然這只是他撒出去的十萬斤糧食收回了成本。
畢竟當時十萬斤糧食是按照兩倍價格收的,鋼鐵廠還把不足十萬斤補齊到了十萬斤,蘇宇總共就拿出來了兩萬元交給采購員。
這筆錢是在為秦書記造勢,為他鋪路,所以不得不下本錢,如今蘇宇以六萬斤糧食,賺回來了一點本金。
無所謂賠了多少,目的達到了就是好的。
同時幫公社解決了燃眉之急,秦書記的路更順了。
或許有人說,秦書記即便發(fā)達了又如何?還能拉你一把?讓你上天?。?/p>
付出那么多,就為了給他鋪路,值得嗎?
有句話叫作: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,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。
蘇宇這些年,如履薄冰,從低調(diào)到高調(diào)的轉(zhuǎn)變,也是他心態(tài)的轉(zhuǎn)變,不是藏不住了,而是遇到了人和事改變了他的心態(tài)。
當你擁有前后眼,深知前方有坑,有意避讓時,往往事與愿違,這不是說你知道結(jié)果就可以避開的。
事情會推著你往前走,除非你甘愿平凡,那么你賺那么多錢不花,意義何在呢?
這就像是一個貪官,貪了幾十個億,卻一分錢不敢花,每日過得十分平凡,窮困潦倒,那他除了給自己埋了一顆雷,他的生活將毫無意義。
蘇宇的改變,就是如此,如果他什么都有,還要老婆孩子跟他啃窩窩頭,就是為了和光同塵,和大家一樣,那意義何在?
有沒有系統(tǒng)都一樣了,這日子過得未免太清貧了,那重來一世的意義在哪里?
但他知道,首富就意味著可能變首負,明知有坑,但他不得不做,和秦書記的接觸,讓他察覺到了轉(zhuǎn)機。
而秦書記也不負眾望,確實為他擋下了不少麻煩,給他提供了不少幫助。
不然他的狩獵隊就搞不起來,光是組織人去他那里交流學習經(jīng)驗,就是無稽之談,一旦有人傷亡,算誰的?
即便學會了,又能帶來多少政績?這投資和反饋不成比例,換誰都不會輕易同意,畢竟一旦有人死亡,他這位親自點頭同意并且組織人去學習的公社書記,第一個躺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