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學(xué)會了,又能帶來多少政績?這投資和反饋不成比例,換誰都不會輕易同意,畢竟一旦有人死亡,他這位親自點頭同意并且組織人去學(xué)習(xí)的公社書記,第一個躺槍。
這是多大的心理壓力?可以說對親兒子的信任也不過如此。
可秦書記就因為信了蘇宇的鬼話,堅信未來的世界變化是經(jīng)濟至上?這么容易輕信?那他這位書記也太好忽悠了。
只能說時也命也,蘇宇的話給了他不一樣的思考方式,和認知,這點不假,畢竟可行性非常高,畢竟那本來就是真實的世界變革。
聽上去當然有可行性,但這并不是關(guān)鍵,關(guān)鍵是他看到了蘇宇身上的潛質(zhì),一個高中生,一個農(nóng)村孩子,有這等見識,你不好奇嗎?
這才是秦書記一而再再而三的幫他的原因,當然這種關(guān)系與其說是器重不如說是相互利用。
從修路,到購糧,秦書記可是發(fā)現(xiàn)了蘇宇身上的閃光點,你為我庇護,我為你擺平麻煩,鋪平道路。
這本就是為官之道,不然為何某些引進公司入駐本市后,要優(yōu)先招聘本市人入職?不就是幫忙解決職工再就業(yè)問題嗎?這不是政績嗎?當然,人家答應(yīng)優(yōu)先錄取本市人,同時市長也需要做出態(tài)度,如選地優(yōu)惠,稅務(wù)優(yōu)惠等。
相互成就,這才是為官之道。
這可不是什么暗地里的交易,這是光明正大的。
官商之間相互成就,良性循環(huán)罷了。
就像是某些慈善家,你知道他就是圖名,那又如何?人家實打?qū)崬槟憬鉀Q了問題,你給人家名聲,這本就是應(yīng)有之義,總不好因為你目的不純,人家出錢了,你一句正兒八經(jīng)的謝謝都沒有吧?
所以秦書記他不僅要幫,還要幫成功,秦書記無疑是一個好官,起碼他有長遠的眼光,并沒有打土豪,分果果。
他知道那樣長久不了,一個蘇宇倒下了,全公社也不會因此富起來,可遇到麻煩時,連個幫忙解決麻煩的人都沒有。
而蘇宇好好的,遇到麻煩了,他就可以幫忙解決一些麻煩,蘇宇倒了他能分到什么好處?公然占為己有?除非活膩了,那還不如實打?qū)嵉恼儊淼恼鎸崱?/p>
就像這次糧食緊缺,蘇宇幫忙解決啦,他政績上就會添上一筆,這不比打倒蘇宇,他啥也得不到強?
所以他有遠見,不會因為眼前的利益而竭澤而漁,同樣的,對待村里富戶,地主的態(tài)度上,相對溫和,這是蘇宇比較喜歡秦書記的原因之一。
一個沒有遠見,只顧眼前的人,一句話形容,豎子不足與謀。
那今天就看不到如此高調(diào)的蘇宇,他或許會換個方式活著,而非活在聚光燈下。
“秦書記,糧食都分完了,這是收上來的錢,您清點一下,查看無誤,就可以跟蘇宇同志交接了?!?/p>
秦書記點了點頭,也沒有清點,直接遞給蘇宇清點,查看無誤后就可以簽字了,至此這場分糧風(fēng)波至此結(jié)束。
蘇宇也沒有數(shù),他用精神力一掃,大概多少錢,他心知肚明,故作大方的直接揣進懷里,然后簽字畫押。
秦書記見他如此隨意,叮囑道:“錢不露白,最好找機會存起來,不要放在家里?!?/p>
拍了拍蘇宇肩膀,叮囑了一句。
這可是兩萬塊錢,當著全公社大部分人交給蘇宇的,保不齊就有個鋌而走險,深夜來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