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才吳進榮剛出完題,賈琮不假思索,提筆就寫,像柳衍修等文華持重之人,就覺得少年人有些輕率了。
難道就這樣,竟能寫出來什么好的,心中雖有些狐疑,可那些圍在書案邊的,都是神京士林精英,這些人眼光格局可都不低。
嘉順親王叫過身邊的王棟,讓他去那邊看看究竟,如賈琮已寫出詞作,便快快傳遞上來,他心中也有些期待了。
不一會兒,王棟便笑瞇瞇的,拿著張筆墨淋漓的宣紙回來,小心翼翼的鋪展在案桌上。
石亭中三人的目光齊聚在那詞稿上。
每讀得幾句,心緒越是激昂蕩漾,他們總算明白,方才為何會鬧出怎么大動靜。
嘉順親王拍案笑道:“這賈琮多大年紀,書法出眾就罷了,居然還能寫出這等妙詞,天下的好處莫不是都被他占了?!?/p>
柳衍修身為一代文宗,于詩詞一道沉浸已深,對詩詞的感應(yīng)比常人更加豐富,他也被這首詞的意境所折服。
那拿起案桌上的詞稿,口中楠楠有語,眼神閃亮,頜下的白須微不可見的顫抖,可以想到此刻他的內(nèi)心,如何的激蕩不平。
“好??!好一首詠梅詞!這詞用語極潔凈,但描摹傳神,意趣叢生,寥寥數(shù)句,韻志三疊。有一股凜然之氣,不屈之志。
這等年少,卻有這般才情胸懷,說是天縱之才也不為過了。
老夫平生讀過不知多少詠梅詞,或許在音律和暢、言辭秾麗上有勝之。
但這詞中透出的那股子慨然之氣,卻沒有任何一首能勝過它,這首詠梅詞必然是要傳頌百世的!”
一旁的張宇真望著柳衍修手中的詞稿,他號稱道門碩儒,自然是知道柳衍修對這首詞評價的中肯。
柳衍修這話,不僅石亭中的嘉順親王、天師張宇真聽到了,連石亭外許多參加文會的士人也聽到了。
如果不是他們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很難相信柳衍修居然給一個總角童子,如此高絕的贊譽。
這少年今日事,今日詞,還有文宗柳衍修方才那番話,名震神京,指日可待?。?/p>
眾人再看過去的目光也復雜了許多,艷羨有之、贊賞有之,還有不少是炙熱的妒忌。
一旁王棟上前對嘉順王說道:“老奴為王爺賀,今日出了賈琮這等事,這等好詞,明日必定要傳頌神京。
王爺辦的這次楠溪文會,說不得要記入史書的,這可是多大的體面。”
嘉順王哈哈一笑,指著王棟說道:“你這老貨倒是會湊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