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時村里的老把式看著他精心伺候桑麻田,都搖頭嘆息,“劉亭長這是魔怔了?好田不種糧,種這些?”
劉弘只當沒聽見。
他心里清楚,這田里長出的,不是桑葉麻稈,而是錢!
誰說種錢不能長錢的!
有了好原料,織出來的布,也不再是原來那灰撲撲、粗喇喇的樣子了。
吳氏本就是織布的好手,心靈手巧。劉弘不知從哪兒弄來幾卷殘破的、描繪著繁復花紋的帛書,關(guān)起門來和吳氏鼓搗了許久。
終于,在劉家織機“咔噠咔噠”的聲響里,開始出現(xiàn)一些不一樣的東西。
布上不再是單調(diào)的平紋。有些布面上,開始浮現(xiàn)出簡單的幾何回紋,如水波蕩漾;有些則出現(xiàn)了細小的菱格,如同魚鱗般整齊排列。雖然遠比不上蜀錦的華美,但在這涿郡鄉(xiāng)野,已經(jīng)是破天荒的頭一遭!
“我的老天爺!劉家這布……這花紋!”路過的婦人挪不動步了,眼睛里全是羨慕的光。
“這穿在身上,該多體面?。 ?/p>
“貴不貴?不知道劉家賣不賣?”
很快,“劉家布”的名頭,就在四里八鄉(xiāng)傳開了。
這布,厚實耐磨,但它又比尋常麻布細密柔軟許多,更別提那些精巧的花紋和鮮亮的顏色!
更關(guān)鍵的是,“劉家布”質(zhì)量上乘也就罷了,價錢還低的很!
價格戰(zhàn)的優(yōu)勢立竿見影。
對于手里稍微有點余錢,又想在趕集、走親戚時體面些的莊戶人家、小商小販,乃至縣里的小吏家眷來說,劉家布簡直是物超所值!
吳氏徹底成了大忙人。
工坊里要管紡線、織布、染色,還要應(yīng)對聞訊而來、想買布甚至想學藝的鄉(xiāng)鄰。
她展現(xiàn)出了驚人的管理才能和經(jīng)商天賦,定價公道,童叟無欺,對織工賞罰分明。劉家的布,一匹匹織出來,一車車賣出去,換回的銅錢、糧食、甚至是一些稀罕物件,源源不斷地流入劉家那越來越厚實的錢庫。
劉家,隱隱有了成為樓桑里首富的趨勢!
……
支撐起劉家成為“樓桑里首富”的另一根支柱,則遠在喧囂的工坊之外。
這日,村口塵土飛揚,蹄聲如雷。
幾輛大車在十數(shù)匹雄駿異常的北地健馬的牽引下,轟隆隆駛來,停在劉家新起的、帶院墻的大宅門前。
為首兩人跳下車,一人身材魁梧,滿面虬髯,聲如洪鐘,正是蘇雙;另一人精瘦干練,眼神銳利如鷹,是其好友張世平。
兩人數(shù)次行走塞北,賺了個盆滿缽滿,如今得了個“販馬豪商”的名頭。
“哈哈哈!兄長!吳嫂子!俺老蘇又來了!”蘇雙的大嗓門震得門框嗡嗡響。
張世平則沉穩(wěn)許多,拱手笑道:“兄長,嫂夫人,別來無恙?此次帶來的可都是上好的塞上馬,膘肥體壯,耐力十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