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不用說那些被觸犯了利益的人了。
哪怕他們帶了個“天”字,也有人就是不怕。
之所以沒人替他開口,是因為李純近來的行事,實在不得人心。但凡是沾染上求仙問道、煉藥服丹的皇帝,就沒有一個行事正常的,李純這幾個月的表現(xiàn)也證實了這一點。
按照天兵的說法,是傷了腦子。
現(xiàn)在他癱瘓了,誰知道還會做出什么事來?
如果李純一開始就是這樣,大家可能也就習慣了,對他不會有任何期待,但李純明明不是。
既然總得有一個人暫時監(jiān)國理政,與其讓李純再瞎折騰,不如一步到位,省去了中間可能的種種波折。
往好處想,即使對李純來說,因為生病而讓位,也不失為一種體面的退場了,總比走到刀兵相見、逼宮奪位那一步要好。
總之,懷著這種復雜的心情,眾人目送著李純被人抬出了紫宸殿。
仿佛目送一個時代的離去。
……
郭貴妃打破了沉默,“陛下如今這般,恐怕短時間內都不能視事,國家大事卻不能無人主持,諸位先生還需盡早商議出一個章程來才是,以免人心惶惶、中外不寧。”
“是啊?!焙轮魅卧谝慌詭颓?,“聽說這兩個月,因為內衛(wèi)招募士兵、遴選人才的事,弄得各地藩鎮(zhèn)都是苦不堪言。他們若是知曉宮中出了這樣的變故,說不定就會生出變故?!?/p>
眾人聞言,面色不由微變。
這話不是威脅,勝似威脅。
盡管內衛(wèi)的人數不少,但讓他們去跟藩鎮(zhèn)的軍隊作戰(zhàn),究竟能打成什么樣,誰都說不好。
朝廷現(xiàn)在壓制藩鎮(zhèn),靠的其實還是天兵。
但是歸根結底,這種依靠是沒有約束的,全靠天兵責任心強,不愿意看到地方上亂起來,所以會主動維持秩序。
郝主任這么說,就是接下來真出了亂子,天兵會袖手旁觀的意思了。
是不是真的袖手旁觀存疑,畢竟不管是雁來還是天兵自己都承認,她沒法完全控制天兵,事情若是就在眼前發(fā)生了,總不會真的不管。
可誰敢去賭這種可能?
爛攤子是李純折騰出來的,想要讓天兵去收拾,給點好處也是應該的。
況且說句不好聽的,朝廷等著收拾的爛攤子,可遠遠不止這一個。不讓雁來上位,誰來處理?
李吉甫在心里輕嘆一聲,出列道,“不錯,危難之際,正當任人以賢。敦煌郡王既是皇室宗親,又深孚眾望,臣以為,能當此大任者,非她莫屬?!?/p>
這種話天兵和雁來不能說,得其他人主動提出,然后再三次三讓,最后勉強接受,才合乎禮法。
但第一個開口的人,無論當世還是后世,對他的評價必定是十分復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