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二局石頭砸壞剪刀,是我贏”
“第三局布包裹石頭,也是我贏”
“會玩了嗎?”
“會”
“真棒,再見?!?/p>
可憐的甲不知道,他已經(jīng)被林硯綁定陣營,一輩子不能改變。
同法,林硯拿到27個人頭,他的陣營已積累80人。
心滿意足,轉身準備走出學堂,剛跨出門檻,迎面撞見孫秀才立在老槐樹下,笑笑瞇瞇地看著他。
“孫叔”林硯一本正經(jīng)行禮。
老秀才的藍布衫洗得泛白,鏡片后的眼睛彎成縫:“硯哥兒這又折騰什么新戲法?”。
“孫叔,我在教大家一種新的競技方式,可以給大家在課余時間練練腦子??珊猛媪?,孫叔你要學嗎?”
“額,我也能學?也好,大清朝都沒了,也沒法考舉人。最近我感覺自己腦子不動都快生銹了,正好學學你這個游戲,練練腦子?!睂O秀才假裝恍然大悟的樣子。
孫秀才,原名孫守拙,今年38,本是晉城下面孫家圩人。當年19歲就考中秀才,在當?shù)仡H有名氣。
25歲那年赴太原鄉(xiāng)試,沒中。
回鄉(xiāng)時卻發(fā)現(xiàn)孫家圩突遭山洪,全圩無人生還。
之后又發(fā)生了一些事,在窮困潦倒時遇到來晉城買棉花的林永年,得林永年救助。
因無處可去,便來林家村當蒙學教習,并潛心研究河道治理。這些年他對青龍澗研究得比較透,但限于村里的條件,他沒有對外宣傳。
林硯身為林永年的嫡長子,他一直在關注,對于林硯最近的所作所為還是比較認可。
因此對林硯來學堂“胡作非為”,他是可以包容的。
最后,林硯又學了一個水利工程技能,及陣營數(shù)量升到81。
大豐收!